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國內漁業

河北:变废为宝 渤海湾养殖户的绿色养殖经

撰寫時間:2023-02-20 [来源:水产资讯网 ]

字號:
打印

“從臘月廿二開始,每天能出蝦四五千斤,又是一個豐收年,都是沾了循環水養殖的光。”河北唐山市樂亭縣向光海水養殖場場長尹向光笑著說起春節期間的收成。
  向光海水養殖場主要養殖南美白對蝦、比目魚等10多個品種的水産品。早在十幾年前,養殖場就利用生物降解方式處理養殖廢水。2020年,養殖場建成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車間,養殖用水循環利用率達到80%以上。

  在循環水養殖車間入口處,記者看到,處理池中有一個像水車一樣的滾筒不停地旋轉。尹向光說,尾水首先進入這個微濾機,過濾掉大顆粒的殘余餌料、魚蝦糞便等,然後進行脫氮處理、紫外線消殺,處理後的尾水加熱後回流到蝦池循環使用。少量排放的尾水進入專門處理車間,達標後排放入海。

  “前期共投入500萬元上了環保設施,當時有人不理解。現在看來,通過環保治理反而增加了我們養殖場的效益。”尹向光給記者算起了環保賬,“過去是人工換水,從海裏抽水再進行處理和加溫,蝦會有應激反應,稍有不慎就會損害不少。現在循環水的溫度和水質保持恒定,基本不會死蝦了。南美白對蝦一年能養三茬,基本上養一茬、保一茬,産量和品質都提高了一大截,每公斤售價能高于市場價4到10元。”

  尾水處理中産生的熱能也被充分回收利用。尹向光說,養殖場每隔一段時間需要補給少量海水,冬天補給水溫度低,可以用尾水熱能升溫,夏天則可以用低溫尾水降溫,又可以省下不少電費。

  唐山是河北省水産養殖大市,全市擁有海岸線251.33公裏,海水水産養殖面積93萬多畝,養殖總産量24.7萬噸。近年來,隨著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實施,唐山不斷提高海水養殖環保治理標准,加快水産養殖産業綠色低碳轉型,養殖戶們紛紛念起了“環保經”,在實現達標排放的同時增加養殖效益。

  在唐山曹妃甸惠通水産科技有限公司,記者在養殖車間外看到大大小小數十個沈澱池。公司建立了尾水處理立體生態系統,促進養殖廢水達標處理的同時,也可以最大程度利用尾水效益。

  “我們建立的是五級沈澱池系統。一、二級沈澱池用來養豐年蟲,利用其濾食性淨化水質。三級沈澱池的水源裏有少量豐年蟲,我們用來養鹽田蝦。”公司辦公室主任田中喜說,之後尾水再進入四、五級沈澱池,殺菌淨化後流入南美白對蝦養殖車間循環使用。其中,一二三級沈澱池都在戶外,經過日複一日的蒸發後變成高鹽鹵水,會被送到附近海水曬鹽廠用于制鹽。

  “現在不少養殖戶已經嘗到了生態養殖的甜頭,尾水從讓人頭疼的廢物變成了香饽饽。”唐山市水産技術推廣站黨支部書記蘇文清說,唐山采取分類施治的辦法,針對小規模養殖戶,倡導使用多級沈澱池、生態溝渠淨水治理等治理模式,以較小的投資實現尾水的達標排放。目前,唐山已有近一半的養殖場實現了這樣的“變廢爲寶”。

來源:新華社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