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典型島礁毗鄰海域生境退化與生物多樣性演變機制”通過績效評價
2023年3月2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渔业水域生境退化与生物多样性演变机制”项目在武汉召开课题绩效评价会。中国水产科學研究院海湾与岛礁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纯厚研究员主持承担的该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典型岛礁毗邻海域生境退化与生物多样性演变机制”(2018YFD0900803)通过绩效评价。
课题绩效评价专家组由浙江海洋大学张秀梅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春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陈小勇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陈立侨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沈建忠教授、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學研究中心王英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海洋大学唐学玺教授等组成。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孙康泰副处长、项目专员鲁康乐博士等到会指导。
“典型岛礁毗邻海域生境退化与生物多样性演变机制”课题通过开展典型岛礁毗邻海域生态系统的生境和生物多样性现状及长期演变、生物多样性适应特征及机制、渔业生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决策等研究,阐明了岛礁毗邻海域30—50年的生境演化特征;从营养级结构、物种组成、优势种食性等角度解析了岛礁鱼类生物多样性的演变规律,从群落水平和个体水平揭示了岛礁鱼类生物多样性对生境演变的响应与适应机制,提出了渔业生境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共发表論文39篇,其中SCI論文26篇、高水平論文13篇,出版專著2部,获授权发明專利3件,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制定標准3项,提交3种资源生物生境的长期变化特征数据,完成专题科技报告5份,培养研究生10人。
課題績效評價專家組聽取了李純厚副所長對課題基本情況、總體完成情況、重要進展與亮點成果、組織實施情況、經費執行情況等方面的工作彙報,審閱了有關資料,對相關問題進行質詢和討論後認爲,“典型島礁毗鄰海域生境退化與生物多樣性演變機制”課題全面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一致同意該課題通過績效評價。
分享到朋友圈